2017年7月,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《2016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》。本報告所涉數據的統計范圍包括圖書出版、期刊出版、報紙出版、音像制品出版、電子出版物出版、印刷復制、出版物發行及出版物進出口等新聞出版業務。本報告對2016年新聞出版產業的數據采集、匯總和分析,嚴格遵循了尊重數據、尊重客觀、科學求實的原則,在2016年新聞出版統計年報數據的基礎上,采用經濟學和統計學分析方法,對2016年新聞出版產業的發展情況進行對比分析,以求嚴謹客觀地反映產業的發展變化及趨勢。而印刷業在新聞出版各個板塊中的地位、影響與發展脈絡,也可據此研讀。
新聞出版產業營業收入超過2.3萬億
2016年,全國出版、印刷和發行服務實現營業收入23595.8億元,較2015年增長9.0%;利潤總額1792.0億元,增長7.8%;不包括數字出版的資產總額為22070.3億元,增長6.2%;所有者權益(凈資產)為11245.5億元,增長6.1%。

報紙、期刊全面下滑,圖書穩中有升
《報告》顯示,2016年,全國圖書總印數90.4億冊(張),增長4.3%;總印張777.2億印張,增長4.6%;圖書出版實現營業收入832.3億元,增長1.2%;利潤總額134.3億元,增長7.2%。全國期刊總印數27.0億冊,降低6.3%;總印張152.0億印張,降低9.4%;報紙出版實現營業收入578.5億元,降低7.6%;利潤總額30.1億元,降低15.7%。全國報紙總印數390.1億份,降低9.3%;總印張1267.3億印張,降低18.5%;報紙出版實現營業收入578.5億元,降低7.6%;利潤總額30.1億元,降低15.7%。
印刷復制實現營業收入12711.6億元
報告顯示,2016年,全國黑白印刷產量 31517.6萬令,彩色印刷產量150688.4萬對開色令;裝訂產量33668.5萬令。印刷復制(包括出版物印刷、包裝裝潢印刷、其他印刷品印刷、專項印刷、打字復印、復制和印刷物資供銷)實現營業收入12711.6億元,增長3.8%;利潤總額882.7億元,增長1.2%。
此外,印刷復制業直接就業人數336.1萬人,提高3.2%;出版物發行業77.4萬人,降低2.7%;報紙出版業22.4萬人,降低7.5%;期刊出版業10.3萬人,降低7.0%;圖書出版業6.7萬人,降低0.4%。



上市印刷公司總市值下降,營業收入增長
截至2016年12月31日,中國內地在境內外上市的出版傳媒公司共計37家。其中,出版公司11家,報業公司7家,發行公司6家,印刷公司10家,新媒體公司3家。其中在中國內地上市33家,在中國香港上市4家。
以2016年12月31日收盤價計算,在中國內地上市的33家出版傳媒公司股市總市值共計5109.2億元,較2015年同期減少986.8億元,降低16.2%。其中,印刷公司股市總市值共計1390.4億元,減少152.7億元,下降9.9%;占全體在內地上市出版傳媒公司股市總市值的27.2%;印刷公司資產總額共計600.7億元,增加93.2億元,增長18.4%;占全體在內地上市出版傳媒公司資產總額的24.1%;印刷公司營業收入共計298.0億元,增加28.8億元,增長10.7%;占全體在內地上市出版傳媒公司營業收入的21.8%。與33家出版傳媒和印刷上市公司股市總市值下降率相比,印刷上市公司股市總市值的下降率低于平均水平,說明印刷版塊相對來說保持了平穩運行。
此外,10家印刷公司的股市總市值,降序依次為康得新、勁嘉股份、東港股份、*ST中富、紫江企業、鴻博股份、界龍實業、陜西金葉、永新股份和盛通股份。
此外,10家印刷公司的股市總市值,降序依次為康得新、勁嘉股份、東港股份、*ST中富、紫江企業、鴻博股份、界龍實業、陜西金葉、永新股份和盛通股份。
印刷產業園區規模持續壯大
產業基地(園區)規模持續壯大。2016年,30家國家新聞出版產業基地(園區)實現營業收入2306.2億元,擁有資產總額2934.5億元;14家國家數字出版基地(園區)營業收入較2015年增長17.4%,資產總額增長36.6%。
其中,7家基地(園區)營業收入和資產總額均超過百億元,組成“雙百億”基地(園區)陣營;其中,數字出版產業基地(園區)占6家,新增西安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和杭州國家數字出版產業基地2家。上海張江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營業收入突破400億元。
(文章轉自科印印刷網)